滾動信息
發布時間:2021-03-01 20:58
第一集《得名河北》
導演:辛七天
得到《大河之北》初二播出的消息時,我已經三天沒回家了,家離機房的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千米。
回首過往,感受頗多。碼些文字,作為紀念,是任務亦是肺腑。未拍攝《大河之北》之前,以為自己很了解河北,實則不然。所知一二,也不過是寥若星辰。
“得名河北”是我負責的其中一集。從開始的最后一集調整為第一集,壓力持續上升。既不能脫離以地質地貌為主的整體風格,又必須要展現河北的歷史文化;既不能走馬觀花,又要言簡意賅,壓力前所未有。
屏幕之上,河北自然風光,人文歷史盡收眼底。
屏幕之外,卻是另一番景致。從高原到平原,我們用腳步丈量著河北的壯美山川。從粗剪到精剪,我們用鏡頭串聯起河北的千年文脈。
拍攝這樣一部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,跨季節拍攝是必不可少的。河北不僅地質地貌齊全,而且是四季分明,所以在片中會看到不同的四季景致。
進入拍攝階段,天氣成為我們最大的障礙。一方面要趕工期,另一方面還要應對降雨、酷暑、嚴寒、霧霾等極端天氣。劇組微信群里,每天發布實時氣象信息,這些數據都是氣象局的一手資料。讓我們在第一時間掌握了天氣變化,才有可能拍攝到氣象萬千的鏡頭。星空延時拍攝需要的是耐心和時間,幾天的等待是日常。帳篷和戶外用品更是家常必備,依靠Star Walk我們精準掌握銀河系出現的時間、位置。這對于星空拍攝而言,至關重要。
與之前的拍攝不同,《大河之北》從前期一直到后期,DIT都參與其中。既確保了所有文件的正確流程和數據完整,又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調色小樣,讓調色風格從一開始就定下來。同時,也讓素材量極大的后期剪輯變得輕而易舉,且數據萬無一失,這一點DIT功不可沒。
“得名河北”一集中涉及到大量的古建動畫、地形動畫和地圖動畫。一方面與相關專家咨詢、論證,另一方面查閱大量史籍文獻。最大限度,真實復原消失了的“古代地標建筑”。地形動畫,我們利用真實的的地形、海拔數據,通過軟件得到全真的三維模型,極大還原了地形地貌的真實性。
在這一集里,不僅會看到壯美迥異的自然風光,而且還能感受到歷史遺留的濃濃氣息。
在這片豐饒富足的大河之北,是我的故鄉。
第二集《燕趙脊梁》
導演:劉亞楠
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“紀錄片”,很幸運可以參與其中,可以結識許多業務能力很棒的前輩,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。
在過去將近一年的制作周期中,每天似乎都很忙碌,忙著制定拍攝計劃,忙著外出拍攝,忙著趕后期進度,每當身心想緩口氣的時候,會發現身邊人仍然在全力以赴,才明白“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”這句話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,就形成了一種時刻鞭策自己的動力。
我負責《大河之北》六集中《燕趙脊梁》這一集的內容,雖然開拍前已經被告知,爬山比較辛苦這件事情,但是想到可以遍訪河北省內的名山,對于一個原本就對河北山系山脈知之甚少的人而言,起初確實很興奮。
但是,果然還是有轉折,并且轉折點就出現在開始征程的第一座山峰——白石山。記得我們拍攝團隊五人,在凌晨三點動身拍攝白石山佛光頂佛光的那天,因為山間小氣候的難以捉摸,將近八月的早上,五個人在山頂的云霧里“相扶相依、瑟瑟發抖”,我才明白,爬山真的很累,而且早起爬山扛著設備去工作更是件令人崩潰的事情。
然而,更讓人崩潰的事情,是當我們爬完了河北最高峰——小五臺山主峰東臺以后,才發現之前爬山的痛苦簡直都不值一提。到現在我仍然會跟很多人絮叨當時的感受:那是一種絕望,平生第一次爬山爬到絕望??
片子正式預告出來的第一時間,迅速把鏈接發到了家里的微信聊天群。這樣,長輩們終于可以知道這一年來我到底在忙些什么了。又想起了每次出差之前都要和我兒子進行的對話:
“媽媽,你為什么每次都要去山里打小怪獸?”
“對啊,因為奧特曼到不了那里呀?”
“好吧,那你打完了趕快回來。”
??
如今再次復盤這個項目,回憶過程中的點滴瑣事,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做片子是一件痛苦并快樂的事情。不同片子有著各種不同的痛苦,但是快樂都是相似的,曾經的努力變成作品擺在眼前,那是屬于自己的一種印記。
也許就像爬山一樣,每快到一個山頂的時候,都會很痛苦,但是爬過去之后又都會特別愉悅??墒钱敺^去這座山之后,會看見另外一座山,還是選擇去爬。于是,就這么一座一座翻過來了??
以前是這樣的感覺,現在依然是同樣的感受,希望將來也會一樣。為了痛并快樂的狀態,為了一種手拿接力棒般的神圣感,我也會選擇對著未來說:是的,我愿意!
第三集《廣袤高原》
導演:安曉光
拍攝《大河之北》這樣的紀錄片,是我多年不敢想的夢想。作為一個張家口人,求學、工作乃至未來,始終都在河北這片土地上。對于故鄉的情愫,無法抹掉,也不會抹掉。當有機會把鏡頭對準河北,帶領千萬人重新審視河北,便是由心而生的光榮與不安。
光榮的是,我將拿出自己所有的本領,去拍好這樣一部紀錄片。我負責第三集《廣袤高原》的導演工作。所謂高原,就是壩上。她分布在河北西北部,這里南接綿綿群山、北至內蒙古高原;這里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匯地;這里的氣候夏季干旱冬季寒冷,一年的的無霜期不到100天。
壩上有獨特的美。廣袤無垠的地域讓人一眼望不到邊,地勢緩緩起伏,湖淖星羅棋布,一片片草原、樹木與田地、村莊交織生長,在這里感受到的是一股拼命向上的生命之力。
不安的是,所謂近鄉情怯。我從小生長的地方,離高原如此之近,千百年來,她都在那里生生不息。當你向別人講述最親近的人時,總覺得有太多話要講,生怕遺漏每一處精彩。前期拍攝,是這一集的難點。壩上高原雖然出現美景的幾率很高,但是,要在有限的時間里,把握好時機拍攝極美之景,就需要精密的策劃和合理的統籌。
8月,壩上正值盛夏,綠意盎然遍地鮮花。拍攝的重心放在了旅游、風電、花與草海。
9月,入秋的壩上五彩繽紛,美不勝收。御道口、塞罕壩、閃電河、成熟的莜麥地躍入鏡頭。
10月,壩上的廣袤盡收眼底。深秋金黃的落葉松、照在褐色群山的日落等等,又散發著不同的韻味。
冬季,我們又多次對特殊地貌、林海雪原、冰雪小鎮、冬奧場館進行了拍攝。
拍攝團隊的絕大多數成員,來自河北各地。一邊是專業的技能,一邊是家鄉情懷,可以說,在我所有的紀錄片拍攝經歷中,這是最飽含深情的一次。
只要是好天氣,大家就清晨五點出發,天不亮就到拍攝地點。大家用手機APP查看日出的精確角度和時間,把延時機位架到提前踩好點的位置并架好攝像機,同時做好航拍工作??大家各司其職,好不熱鬧。即便是在壩上氣候冷涼的清晨,每個人都忙得滿頭大汗。
大自然的饋贈總是那么吝嗇,把握好日出時的黃金一小時,對于風光拍攝來說相當重要。同理,拍攝夕陽也有“黃金一小時”。高強度的工作,讓我們享受著忙碌的快樂。航拍飛機兩架、軌道移動延時、固定延時、電影機這些設備齊開火。這些設備,每天都要頻繁充電;拍攝raw素材存儲量非常大;地形不平的運動鏡頭很難拍攝;天寒地凍冰雪路滑??這些問題,都被一一克服,我們也收獲了寶貴的成長經驗。
后期剪輯小組由郭笑妍負責。她是一個有著10年工作經驗的“老”后期,工作方法清晰,流程明確??墒?,“老”后期也遇到了新問題。6T的4K素材、4K的工程、剪輯調色把電腦累得開軟件讀取代理素材都需要一個小時。這一個小時并不會浪費 ,而是成為梳理剪輯思路的一小時。
無數個“一小時”,最終匯成了我們的39分鐘?;赝切┤找?,我們忙碌而忐忑。我們深知,這是7000多萬家鄉人民,乃至全世界關注的一次作業,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硬仗。還好,在朱總的帶領下,在曉雯老師的文字指引下,在各集導演的協助下,主創團隊一次次碰撞與磨合,讓我們順利完成了任務。
大河之北,是我故鄉。這份答卷,留待觀眾評價。
第四集《沃野千里》
導演:劉振江
這一年,時間攆著屁股跑??拍攝《沃野千里》這一集,我最大的感觸,就像那句著名的廣告語——“根本停不下來”!
為什么呢?
因為我們這部系列片的策劃雖然由年前開始,但因為疫情的原因,最終確定下來由我來執行《沃野千里》這一集的拍攝,已經到3月底了。
3月底,什么概念,已經春暖花開,華北大地處處鶯歌燕舞啦!作為華北大平原上最早大面積開放的梨花,已經處處枝頭堆雪啦!天哪,我是不是錯過了什么?!
所以,就在人們都踏青賞花之際,我卻帶著攝制組滿天遍野地跑,在干什么?在找還沒開放的梨花。為什么呢?因為,為了我們“審美差異化、常景陌生化”的表達,我不想只讓大家看到盛開的梨花,我還想用我們特殊的鏡頭、特殊的拍攝方式,把大家最常見到的梨花,“陌生化”地表達出來,讓大家看到它們從含苞待放到蓬勃怒放的全過程。所以找到還沒有開放的梨花,是我們的首要任務。
好在,功夫不負有心人,最終我們如愿以償,通過多地的尋找、多次的測試和試驗,最終拍攝下了令人滿意的畫面,成功地展示出來梨花怒放的全過程。以后的杏花、桃花等的拍攝,也達到了滿意的效果。
這之后,我明確意識到,對于這些與時節強烈掛鉤的農作物的拍攝,一個謀劃不周,一個錯失,失去的將是整整一年的時機,根本無法補拍,只能再等來年。而從我們片子推出的時間節點要求來看,再等一年是絕無可能的。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,我們必須提前、提早謀劃周全,于是,我們專門為此繪制了拍攝的思維導圖。
掛圖作戰,按時推進,一時不敢有誤,一機不得錯失。這一年,時間攆著屁股跑,并不斷地能感受到它的鞭撻。但忙并快樂著,特別是看到我們的拍攝成果時!
這一年,最終我們收獲了“活久見”的麥子開花??我們看到了花粉在風中散播??一個豐饒而靈動的華北大平原,得以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您的面前??請大家走進我們流光溢彩又美麗豐饒的《沃野千里》吧!
第五集《向水而居》
導演:張曉雯
拿到《大河之北》最終策劃的時候,我選了水系篇。作為一個異鄉人,我對河北的最早印象來自書中。河北,名稱中就自帶“河”,細細數來,還有西門豹破除活人祭祀陋習的漳河,永遠和陽光聯系在一起的桑干河,小英雄雨來游過的不知名的小河。湖呢,有孫犁的荷花淀。甚至,還有大量的泉, “飲馬長城窟,水寒傷馬骨”。河流眾多,多數還帶有文化的印記,這樣的題材光想著就妙趣橫生。
但是,想象與現實總有點兒差距,不幸的是,這次的差距超出了我的預期。開拍的第一站是邯鄲涉縣,漳河的合漳處,也就是清漳河與濁漳河匯流的地方。那天的場景現在回想起,似乎只剩下一個畫面,夕陽下的我生無可戀,內心崩塌。作為黃河之后界河的繼位者,眼前的漳河實在是缺點兒氣勢。
不過,要是世事盡如所料,那人生豈不乏味得緊。奔波了幾天后,我放棄了對文化與河流的執念,開始認真梳理我見過的每一個水體。不管是河流還是湖泊,這里的每一滴水似乎都帶著人力的痕跡,也對,大禹治九河的地方,應該不缺治水的基因。
于是,這片大地上河流與湖泊仿佛有了生命,透過它們,我看到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,是人們為美好生活所做的努力。我們的尋訪也開始有了新的目標。在走過一條又一條河、看過一座又一座水庫后,我有所觸動,為了更好的生活,人們的付出遠比想象的更多。
可是,了解更多之后,更觸動我的是另一點,這片土地比我印象中的更為低調。躍峰渠就是例子,同樣的開山鑿渠,同樣的遇溝架橋,甚至技術難度更高一些,但知名度遠遠比不上河南的紅旗渠。至于新中國的第一座大型水庫,新中國第一個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,恐怕知道的人會更少。還有河北眾多的濕地,有很多冠有“國家級”字樣,當地人都知之甚少,遑論外人?可這些僅僅只限于水系。河北,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神奇?河北是怎么做到如此光芒萬丈又如此沉默低調?
我突然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?不用鉤沉歷史,不用宏大敘事,只需要原原本本的告訴大家,河北的水系是什么樣子就足夠了。河北的很多水體,自帶傳奇性與獨特性。
當片子成型后,忐忑不安的我將開頭部分發給很多人試看,征求意見。我收到最多的反饋是一個反問句——這是河北?
可這確實是河北。
最后分享一個新知識,這次拍攝中,我第一次知道京杭大運河的總設計師是河北人。
第六集《面朝大?!?/span>
導演:冬清
對于紀錄片一直有份執著的初心,對于海洋一直有份執著的熱愛。多年的一線工作經歷,制作各種類型的節目,唯有心心所念的是紀錄片。工作的二十多年里,由青澀走到成熟,我是通過經手制作的一部部紀錄片,知道和了解了河北的浩瀚歷史、璀璨人文,是通過紀錄片中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記住和感受了燕趙風骨、萬千氣度。
能夠參與到紀錄片《大河之北》攝制工作中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,第六集《面朝大?!肥俏邑撠煹牟糠?,在過去的一年里與同事、與攝制組一起奔波在河北487公里的海岸線上,由北到南,由南到北,踏遍河北山海,有苦有樂。
酷暑的7月,與航拍老師一起駕車,從秦皇島海岸出發沿濱海大道一路南行,為了勘看河北海岸線最佳拍攝地。
天高云淡的9月,與攝制組投入濱海漁村開漁季歡樂的勞作,為了記錄下大海給予我們的豐厚饋贈。
金秋颯颯的10月,與攝制組再赴黃驊一望無際的鹽田,為了拍攝下曬鹽池秋扒時瑩瑩剔透的鹽晶體。
面對浩瀚的海洋,攝制組是那樣的渺小。為了能用最真實的鏡頭畫面呈現河北原生態海岸線地理地質樣貌,餐風飲露啃著干面包,攝制組一路輾轉在濱海無人區甚至是禁區。
只有靠近再靠近,一次次查找地圖,一次次翻閱定位導航尋找能夠抵達海邊的車行無名小路,面對長長的沙灘全憑人力,攝制組的小伙子們二話不說扛起軌道背起攝像設備,在松軟的沙灘上留下串串跋涉的腳印,就只是為用鏡頭捕獲記錄下那朵最美的浪花和那片金光閃閃的沙灘。
為了真實再現濱海沙丘形成以及增長變化過程,大家齊心協力想辦法,甚至冒著可能被航拍飛行器螺旋槳打傷的危險,利用槳葉的風力吹動沙粒模擬沙丘的堆積增高過程,綿延幾千米的沙灘只有無盡的細沙沒有可供插鼓風機的電源。
清晨,在初秋入骨的寒風中,登上海拔1400多米的祖山天女峰,用鏡頭記錄下高山之巔回望大海的壯麗奇觀。當我們攀爬了幾千級臺階登上頂峰,穿越層疊的群山,眺望遠處陽光照耀下熠熠發光的大海和航船,那種震撼與激奮讓人有種想要落淚的感動。
海洋,遼闊壯美,云卷云舒潮起潮落間波濤翻涌滄海桑田。一次次跳入寒涼的海水中只為尋找一個最佳的機位,在海風中堅守幾個小時拍攝下潮汐的起起落落,用畫面講述大海浪花中道不完的故事。
水下攝影是我們鮮少使用的特種拍攝,小型水下設備和特種防水鏡頭成了我們的獨門利器。
GoPro的防水功能在水下和非常態攝影中,往往能獲得獨特的拍攝角度。層層海浪裹挾的泥沙,含鹽度高達30‰以上鹽池鹵水中的結晶鹽粒,水下海洋生物的千姿百態。在一次次烈日的曝曬下,為了獲得一個完美的鏡頭,我們的攝像師跪趴在沙灘或是浸泡在水中連續工作幾個小時。
歷經近一年痛并快樂著的艱辛工作,在整個攝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,2021年2月13日,河北衛視大年初二,為我熱愛的故鄉奉上了一份真誠的答卷——六集紀錄片《大河之北》。
回望過去,憶起項目攝制中的點點滴滴,滿滿的成就感,同時也要感謝那些默默支持我們的家人,感謝那些在攝制中為我們提供幫助與支持的領導、師長和朋友們。
用兩句歌詞作結尾:
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
也穿過人山人海
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
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??
有一個答案唯我《大河之北》——我的故鄉。在這片土地上,我們生生不息不負韶華,我們為之奮斗努力且驕傲與自豪。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,我們將迎接新的春天到來。